春光明媚,微風輕拂,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參與戶外運動,放風箏成為不少人踏春游玩時的首選。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,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美好的春日體驗。然而,在人們享受放風箏的樂趣時,風箏線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,這看似普通的線,稍不留意就可能成為“隱形殺手”。
看似纖細柔軟的風箏線,實則威力巨大。市面上銷售的風箏線多采用腈綸、丙綸、尼龍等材料,能承受極大的拉力。而且,這些風箏線顏色多以白色、灰色、半透明為主,在陽光下幾乎透明,很難被察覺,宛如一把“隱形的利刃”。近年來,因風箏線傷人的事件屢見不鮮,無論是騎行者被割喉,還是行人臉部被劃傷,每一起事故都令人觸目驚心,給受害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。
除了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,風箏線還可能引發(fā)其他安全問題。風箏線如果纏繞在電線上,可能導致電路短路,引發(fā)火災等事故;如果誤入機場,會干擾飛機的正常起降,威脅航空安全。這些潛在的危險,都提醒著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風箏線的安全問題。
要想避免風箏線成為“隱形殺手”,絕非一己之力能實現(xiàn),而是需要政府、社會、個人等多方攜手共進。
增強法制約束,斬“隱形”之源。相關(guān)部門對于機場凈空保護區(qū)等風箏禁放區(qū),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廣泛宣傳,確保市民知曉;對那些在禁飛區(qū)域違規(guī)放風箏的行為進行警告、罰款等處罰,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,通過法律的威懾力,促使市民自覺遵守規(guī)定,從源頭上減少危險行為的發(fā)生。
加強宣傳浸潤,御“細微”之危。一些市民安全意識淡薄,對風箏線的危險性認識不足,因此,在守護公眾安全的道路上,宣傳教育始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對于風箏線安全問題,我們需從多方面發(fā)力,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。如,可以將風箏線安全知識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程,讓學生了解風箏線的潛在危險,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;可以通過風箏文化節(jié)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,設(shè)置知識展覽區(qū)展示風箏線實物與切割實驗,開展安全技能比賽并融入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,讓公眾在趣味互動中直觀感受危險、掌握知識,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。
提高安全意識,防“莫測”之禍。對于廣大放風箏愛好者來說,要自覺遵守相關(guān)規(guī)定,選擇開闊平坦、遠離人群和公共設(shè)施的場地放風箏,使用有明顯顏色的風箏線,并在放風箏時戴好手套等護具;在放風箏時,要時刻注意周圍的環(huán)境和行人,避免風箏線對他人造成傷害;當遇到大風等惡劣天氣時,應及時收起風箏,防止意外發(fā)生;如果出現(xiàn)不可控的狀況,要及時割斷風箏線,避免傷人。
小小風箏線,關(guān)乎大安全。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疏忽和大意,讓原本充滿樂趣的戶外活動變成安全事故的源頭。唯有多方努力,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安全的游玩環(huán)境,才能讓這份春日的歡樂得以安全、持續(xù)地傳遞。(真有理)